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油气管道行业大量场景都使用了无人机,包括管道巡护、管道测量、管道应急抢险等多个方面,并凭借其操作方便、图传快捷、强拓展性等优点,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应用效果。
随着应用范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各油气管道企业保有和应用的无人机数量不断增加,大家有必要详细了解当前国家对无人机的监管要求。
(1)固定翼,指动力驱动的重于空气的一种无人机,其飞行升力主要由给定飞行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翼面产生。(2)直升机,是指一种重于空气的无人机,其飞行升力主要由在垂直轴上一个或多个动力驱动的旋翼产生,其运动状态改变的操纵一般通过改变旋翼桨叶角来实现。(3)多旋翼,是指一种重于空气的无人机,其飞行升力主要由三个及以上动力驱动的旋翼产生,其运动状态改变的操纵一般通过改变旋翼转速来实现。(4)垂直起降固定翼,是指一种重于空气的无人机,垂直起降时由与直升机、多旋翼类似起降方式或直接推力等方式实现,水平飞行由固定翼飞行方式实现,且垂直起降与水平飞行方式可在空中自由转换。(5)自转旋翼机,是指一种旋翼机,其旋翼仅在起动或跃升时有动力驱动,在空中平飞时靠空气的作用力推动自由旋转。这种旋翼机的推进方式通常是使用独立于旋翼系统的推进式动力装置。(6)飞艇,是指一种由动力驱动能够操纵的轻于空气的航空器。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2018年文件《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编号:AC-61-FS-2018-20R2),除下列情况外,无人机系统驾驶员须按照执照管理。下列情况无人机系统驾驶员自行负责,无须执照管理:B.Ⅰ、Ⅱ类无人机(分类等级见上表。如运行需要,驾驶员可在无人机云交换系统进行备案。备案内容应包括驾驶员真实身份信息、所使用的无人机型号,并通过在线法规测试)。C.在人烟稀少、空旷的非人口稠密区进行试验的无人机。管道上采用Ⅰ、Ⅱ类无人机超视距飞行时,建议备案并升级管理。视距内和超视距定义如下:视距内(VLOS:Visual Line of Sight)运行,无人机在驾驶员或观测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范围内运行,且该范围为目视视距内半径不大于500米,人、机相对高度不大于120米。超视距(BVLOS:Beyond VLOS)运行,无人机在目视视距以外的运行。自2018年9月1日起,民航局授权行业协会颁发的现行有效的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自动转换为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电子执照,原合格证所载明的权利一并转移至该电子执照。目前市场上主要就是三种无人机证件,分别是AOPA,ASFC和UTC。三者区别如下:操控空机重量大于4公斤或起飞重量为7公斤或以上的无人机的驾驶员,需要考取AOPA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AOPA无人机驾驶证亦分为三种:驾驶员证(视距内驾驶员)、机长证(超视距驾驶员),教员证。
1)驾驶员又名视距内驾驶员,只能在肉眼可视范围内操控无人机;机长又名超视距驾驶员,可在肉眼可视范围外操控无人机;教员是比机长高一层级,可以培训驾驶员及机长的资格。
2)机长和驾驶员的最大不同在于在作业情况下驾驶员必须在机长的指导下进行,驾驶员不能单独作业。另考试当中,驾驶员只需要掌握GPS模式飞行就可以了,机长还得学习姿态模式飞行,多考一门地面站设置,对飞行要求技术较高。无人机教员主要是培训教学教法,侧重于以后的实际教学应用。
3)单旋翼机长可以驾驶单旋翼和多旋翼两种机型,但多旋翼机长只能驾驶多旋翼,不能驾驶单旋翼。固定翼多为军用、巡线等,相对旋翼类无人机普及度较低。
ASFC是由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颁发的,具体执行该协会发布的《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实施办法》和《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主要面向航模爱好者和专业航模比赛等场景。UTC是大疆联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推出的培训考证体系,持证后可进入慧飞培训中心的人才库。具体考试执行团体标准TCATAGS6-2020《轻小型无人机技术标准(UTC)驾驶员培训考核体系基本要求》。实施飞行活动时,须遵守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文件《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的要求。1)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以免危及他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2)禁止“酒驾、醉驾”,饮用含酒精液体之后8小时内,不得驾驶无人机;4)对于接入无人机云系统的民用无人机,遵守系统规范;未接入的,运行前需向管制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有效监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