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简史
人类在和腐蚀作斗争过程中,发展了腐蚀科学,电化学保护技术的发展是与腐蚀科学的进步分不开的。
国外发展简史
早在1823年,英国学者汉.戴维先生接受英国海军部队木制舰船的铜护套的腐蚀研究,试图用锡、铁、和 锌对铜进行保护,并将铁和锌的保护列在1824年发表的报告中,这就是现代腐蚀科学中的阴极保护的起 点。
1890年爱迪生曾设法用外加电流来达到船舶阴极保护的目的,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阳极材料和电 源设备,他的设想未能成功。
1902年K.科恩使用外加电流成功的实现了实际的阴极保护。
1906年卡尔鲁 赫公务工程经理赫伯特.盖波特建起了第一座阴极保护站。
191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金属学会大会上命名 这一方法为“电化学保护”。
1906年德国的F.哈博和L.戈尔德史密斯从事一项科学基础研究。他们认为阴极保护和杂散电流腐蚀都是 电化学现象。
R.J.科恩,于1928年在新奥尔良州一条长距离输气管道上安装了第一台阴极保护整流器。
1936年美国成立了中部大陆阴极保护协会。
1940年英国应用了牺牲阴极保护,德国和日本分别是在1950和1946年开始研究电化学保护理论的,并开 始了煤气管道的阴极保护。
虽然这些发现并没有上升到电化学理论的高度,但是戴维所做的解释依然是令人惊叹的。戴维已经确定,铜在伽伐尼电势序中是个带有弱正电荷的金属。他由此推断,例如铜成为带有弱负电荷的状态,那么铜在伽伐尼电势序中是个带有弱电荷的金属。他由此推断,例如铜成为带有弱负电荷的状态,那么铜在海水中的腐蚀作用就可以被阻止。例如铜表面变成负极(即阴极),那么铜在海水里的腐蚀作用就可以被阻止。例如铜表面变成负极(即阴极),那么所有化学反应,包括腐蚀都可以被阻止。
为了解释这一过程,戴维进行了实验,他把抛光的铜试片浸在弱酸性的海水里。他在一个铜试片焊上一块锡,三天之后,没有焊接锡块的铜试片明显发生了腐蚀,而焊有锡块的铜试片上焊上一个一块锡,三天之后,没有焊接锡块的铜试片浸在弱碱性的海水里。他在一个铜试片上焊上一块锡,三天之后,没有焊接锡块的铜试片明显发生了腐蚀,而且焊有锡块的铜试片没有任何腐蚀的现象。戴维在他的弟子迈克尔.法拉第的协助下继续进行实验。从这项研究可以得知,锌在什么位置显然不是重要的。